不過,值得注意的是,若拉長時間看2006年至今的趨勢,豪宅和平民住宅價格落差最小的新北市,卻在急劇的M型化中,其2006年時M型度為1.59倍,2010年即擴大至1.97%,4年來擴增幅度為23.9%,為各都之冠,而原本M型化嚴(yán)重的臺中市,則豪宅和平價住宅的價差仍然快速地擴大中,4年來差距拉大幅度則也高達22.78%。反觀臺北市這四年來M型化程度為擴大幅度16.02%小於新北市和臺中市,高雄市則更只有3.24%,房價差距顯然受到控制。
永慶房仲集團新聞中心經(jīng)理李建興表示,根據(jù)永慶房仲集團先前曾作過的調(diào)查顯示,老百姓最關(guān)心的「住」的問題其實即為房市M型化,即有58.86%的人,認(rèn)為豪宅價格飆漲突顯了社會的不公平性,而希望獲得解決。其中臺北市的豪宅飆漲成為眾矢之的,許多人誤認(rèn)為臺北是全臺房價落差最大的區(qū)域,但實際上,由於臺北市除了有本土富豪、企業(yè)家等本土盤,以及海外臺商、外資和中港資等國際盤在撐高豪宅市場,在平民住宅方面受限於土地和新建案有限,因此房子供不應(yīng)求,加上全臺房市的投資重心大多集中在臺北市,讓北市的所有產(chǎn)品的房價,欲小不易,順也而拉高一般住宅的行情,使得豪宅和非豪宅的價差並沒想像中的,是全臺最大。
而相對於臺北市的齊漲格局,前幾年市況低迷的高雄市則呈現(xiàn)豪宅和非豪宅「齊不漲」的狀況,因此高雄的房價M型化才沒持續(xù)惡化,而換個角度來說,近幾年高雄的平民住宅市場,價格也慢慢從谷底翻身,落後補漲,才沒讓房地產(chǎn)的「貧富差距擴大」。
反而,臺中市因受七期光環(huán),被視為大臺北地區(qū)以外的高房價都市,李建興進一步解析,實際上,臺中房市長期以來呈現(xiàn)高度M型化現(xiàn)象,甚至被喻為「塔型經(jīng)濟」,即七期和部分重劃區(qū)飆出天價,加上臺中的新推案和宣傳火力幾乎都集中在七期等豪宅,猶如高塔,而其他區(qū)域房價卻沒跟上,僅維持每坪11、12萬之譜,就像塔外的平地。值得注意的是,由近4年來的趨勢來看,臺中市的M型化也沒獲得平衡,除了臺中人得用3.18間的平民住宅才能換得1間豪宅,是全臺落差最大的,4年來,豪宅和非豪宅價差持續(xù)擴大。
至於新北市,李建興認(rèn)為,由於外來人口多,因此,在剛性需求強勁的狀況下,平民住宅房價擁有強烈的底部,因此房價水漲船高,而豪宅部分,雖偶有新板特區(qū)、新店、新莊副都心等焦點明星建案,以高房價撐起新聞版面,但大臺北民眾買豪宅的首選仍以臺北市為主,使得新北市的豪宅價格較為平易近人,所以兩相比較下,其M型化程度反而是最小的。拿新北市和臺中市相比,前者豪宅價格僅為後者的1.13倍,但平民住宅的價格就高達1.82倍。只不過,隨著新北市近年來土地創(chuàng)高價事件頻傳,豪宅價格也慢慢偏離一般市場,M型化在加劇中,值得消費者注意。